說 明
正 字 | A0072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囊」《說文》本作「」。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段注以為从省,聲。楷書寫法:「冖」上如「中」加一橫,「冖」下變易作三橫兩豎,末二筆作撇、捺,撇不過捺。按:此字與「襄」字易混,然形音義皆不同。「囔」(B00477)、「攮」(B01461)、「齉」(B06300)等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náng |
釋 義 | 1. 袋子。如:「行囊」、「香囊」、「錦囊」、「探囊取物」。《說文解字.㯻部》:「囊,橐也。」唐.杜甫〈重贈鄭鍊〉詩:「鄭子將行罷使臣,囊無一物獻尊親。」《宋史.卷四九○.外國列傳六.拂菻》:「刑罰罪輕者杖數十,重者至二百,大罪則盛以毛囊投諸海。」 2. 袋狀物。如:「膽囊」、「氣囊」。《西遊記》第五四回:「火荔枝,核小囊紅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「縱然生得好皮囊,腹內原來草莽。」 3. 以袋盛物。《韓非子.外儲說右下》:「善張網者引其綱……引其綱而魚已囊矣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.王成》:「囊貨就路,中途遇雨,衣履浸濡。」 4. 搜羅、收集。《管子.任法》:「皆囊於法以事其主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五.張曹鄭列傳.鄭玄》:「鄭玄括囊大典,網羅眾家,刪裁繁蕪。」 5. 收藏。《逸周書.武稱解》:「赦其眾,遂其咎,撫其闕,助其囊,武之間也。」 6. 量詞,計算裝袋數量之單位。《隋書.卷九.禮儀志四》:「文武群官朝服,上禮酒十二鍾,米十二囊,牛十二頭。」明.郎瑛《七修類稿.卷一四.國事類.散粥施藥》:「朝廷每歲一月,日散粥米二百石,丸藥六千囊。」 7. 姓。如春秋楚有囊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