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𠻘󰳶󹣱󹤑󹤨󹤱

說 明

正  字 A00715 口-17-20
說文釋形 「嚼」《說文》作「噍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齧也。从口,焦聲。手寫字,噍或从爵。(才肖切,又才爵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齧也。从口,焦聲。手寫字,噍或从爵。(才肖切、才爵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爵」︰上作「手寫字」,中作「罒」,下半左作「手寫字」,右作「寸」,與「即」不同,寫法參「爵」字。
注  音 ㄐㄩㄝˊㄐㄧㄠˊㄐㄧㄠˋ
漢語拼音 ㈠jué ㈡jiáo ㈢jiào
釋  義

㈠ ㄐㄩㄝˊ

1. 以牙齒磨碎食物。如:「咀嚼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噍,齧也;嚼,噍或从爵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嚼而無味者,弗能內於喉。」唐.韋應物〈述園鹿〉詩:「仰首嚼園柳,俯身飲清泉。」明.朱橚《普濟方.卷二七.肺臟門.肺勞》:「調肺丸:……右搗羅為末,煉蜜丸如龍眼大,每服一丸,溫水嚼下。」

2. 啣、咬。唐.杜甫〈哀江頭〉詩:「輦前才人帶弓箭,白馬嚼囓黃金勒。」宋.王珪〈宮詞〉之一:「銀盆著水灑毬場,馬嚼銜聲立兩旁。」

3. 玩味、細品。宋.蘇軾〈葉教授和溽字韻詩復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〉詩:「先生魯珠儒,飲食清不溽,空腸出秀句,吟嚼五味足。」宋.王令〈寄滿執中子權〉詩:「吾愛子權詩,苦嚼味不盡。」

4. 剝蝕、侵蝕。宋.真山民〈朱溪澗〉詩:「雪融山脊嵐生翠,水嚼沙洲樹出根。」

5. 飲酒而盡飲。《史記.卷一二四.游俠列傳.郭解》:「解姊子負解之勢,與人飲,使之嚼,非其任彊,必灌之。」宋.裴駰.集解:「徐廣曰:『(嚼,)盡酒也。』」

㈡ ㄐㄧㄠˊ

1. 說話絮煩不休。如:「整晚盡聽他一個人窮嚼,真無聊!」

2. ㄐㄩㄝˊ1.2.之語音。

㈢ ㄐㄧㄠˋ

動物之反芻。如:「反嚼」、「回嚼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