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492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踶也。从足,聲。(知教切) 段注本:,踶也。从足,卓聲。(知教切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zhào ㈡tiào ㈢zhuó |
釋 義 | ㈠ 1. 踏。《說文解字.足部》:「踔,踶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許意踔與蹈義同。」 2. 跳。《龍龕手鑑.足部》:「踔,猿跳也。」《廣韻.去聲.效韻》:「踔,猨跳。」唐.韓愈〈岳陽樓別竇司直〉詩:「巍峩拔嵩華,騰踔較健壯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.王成》:「王命放鶉,客亦放;略一騰踔,客鶉已敗。」 ㈡ 超越。《集韻.去聲.嘯韻》:「踔,越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六○下.蔡邕列傳》:「踔宇宙而遺俗兮,眇翩翩而獨征。」 ㈢ 1. 高遠、卓然特立。漢.劉向《說苑.卷一.君道》:「不固溺於流俗,不拘繫於左右;廓然遠見,踔然獨立;屢省考績,以臨臣下。此人君之操也。」《漢書.卷八一.匡張孔馬傳.孔光》:「非有踔絕之能,不相踰越。」明.石珤〈有所思〉詩:「太原喬生興踔絕,偏愛漁蓑冒風雪。」 2. 「踸踔」:跳躑,行走不定的樣子。《玉篇.足部》:「踔,踸踔,跛行也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吾以一足,踸踔而行。」晉.陸機〈文賦〉:「故踸踔於短垣,放庸音以足曲。」亦作「𧿒踔」、「趻踔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