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4907 足-07-14
說文釋形 「踅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ˋㄒㄩㄝˊ
漢語拼音 ㈠chì ㈡xué
釋  義

ˋ

用一條腿跳著走。《集韻.去聲.祭韻》:「踅,一足行也。」《字彙.足部》:「踅,一足行。」

ㄒㄩㄝˊ

1. 盤旋。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.第四本.第四折》:「四野風來,左右亂踅。」元.湯式〈一枝花.嫩寒生花底風〉曲:「相思鬼皮膚裡打劫,睡魔神眼睫上盤踅。」明.陳與郊《文姬入塞》:「我待把孽根兒拋棄者,淚珠兒搵住些,爭奈母子心腸自盤踅。」明.朱權《卓文君》第二折:「碧天邊夕陽漸斜,疏林外昏鴉亂踅。」

2. 轉、折轉。《水滸傳》第六回:「智深提了禪杖,踅過後面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一.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「忙踅出來,道:『大官人,老身且不敢稱謝。』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「那騾子見那鈴鐺滿地亂滾,又一眼岔,牠便一踅頭,順著黑風崗的山根兒跑了下去。」

3. 來回走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七:「只在孝簾前,踅來踅去,或露半面,或露全身,恰像要道士曉得他的意思一般。」《金瓶梅》第二回:「這婆子正開門,在茶局子裡整理茶鍋,張見西門慶踅過幾遍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二回:「搖著串鈴滿街踅了一趟,虛應一應故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