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488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跙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jù ㈡qū ㈢qiě ㈣qiè ㈤zhù |
釋 義 | ㈠ 「跙跙」: ⑴行進困難。《廣韻.上聲.語韻》:「跙,行不進貌。」漢.揚雄《太玄經.卷三.更卦》:「駟馬跙跙,而更其御。」晉.范望.注:「跙跙,不調也。馬而不調,故更御也。」 ⑵邪惡貌。漢.揚雄《太玄經.卷一.閑卦》:「跙跙閑于蘧除,或寢之廬。」晉.范望.注:「跙跙,惡貌也。」 ㈡ㄑㄩ 「趑跙」:通「趑趄」。《集韻.平聲.魚韻》:「趄,《說文》:『趑趄也。』或作跙。」 ㈢ 「跙」:足利。《集韻.上聲.馬韻》:「跙,跙,足利。」 ㈣ 斜腳站立。《集韻.去聲.禡韻》:「跙,衺足立。」《金瓶梅詞話.第二三回》:「跙足隱身在藏春塢月窓下,站聽良久。」 ㈤ 行不正或馬蹄痛病。《集韻.去聲.御韻》:「跙,行不正也。一曰:馬蹄痛病。」唐.白居易〈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〉:「坐併船腳攲,行多馬蹄跙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