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󵢍

說 明

正  字 A00712 口-17-20
說文釋形 「嚷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襄」︰「衣」中作「吅」,下作三橫、兩豎,「衣」之末二筆撇不穿捺,寫法參「襄」字。
注  音 ㄖㄤˇㄖㄤ
漢語拼音 ㈠rǎng ㈡rāng
釋  義

ㄖㄤˇ

1. 喊叫。如:「大嚷大叫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「那些人只嚷:『快請出甄爺來!』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一四回:「半夜裡聽見人嚷說:『水下來了!』,大家聽說,都連忙起來。」

2. 喧鬧。如:「吵嚷」。元.馬致遠《青衫淚》第三折:「不想老虔婆逐日嚷鬧,百般啜哄,妾身只是不從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三回:「是我顯神通,直嚷到森羅殿,與那十王爭吵,將我們的生死簿看了。」

3. 斥責、責備。如:「請別再嚷我了!我會盡力將此事辦妥的!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「知縣又把水手們嚷罵一番,要將一干人寄監,明日再審。」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四四回:「婊子口裡也嚷罵老狐狸、老潑貨。」

㈡ㄖㄤ

「嚷嚷」:高聲呼喊、吵鬧。如:「他嘴裡嚷嚷些什麼呀?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