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󸬠

說 明

正  字 B04687 言-09-16
說文釋形 「諠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ㄒㄩㄢ
漢語拼音 xuān
釋  義

1. 嘈雜、吵鬧。通「喧」。《玉篇.言部》:「諠,諠譁也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四一.相和歌辭一六.南朝宋.鮑照.東武吟行》:「主人且勿諠,賤子歌一言。」

2. 通「諼」:

⑴ 忘記。《集韻.上聲.阮韻》:「諠,忘也。……通作諼。」《禮記.大學》:「有斐君子,終不可諠兮。」《漢書.卷一○○.敘傳上》:「朝貞觀而夕化兮,猶諠己而遺形。」唐.顏師古.注引應劭曰:「諠,忘也。」

⑵ 欺詐。《集韻.平聲.元韻》:「諠,《說文》:『詐也。』……亦作諠。」

⑶ 玩把戲、弄玄虛。《西遊記》第三五回:「我等切莫揭蓋,只怕他也會弄喧走了。」或作「弄諠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