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󸫦

說 明

正  字 B04642 言-05-12
說文釋形 「詎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未命名,詎猶豈也。从言,巨聲。(其以切)
注  音 ㄐㄩ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豈、何,表示反詰、疑問。如:「詎料」、「詎知」。《廣韻.上聲.語韻》:「詎,豈也。」晉.陶淵明〈讀山海經〉詩一三首之一○:「徒設在昔心,良晨詎可待?」南朝陳.陰鏗〈渡青草湖〉詩:「滔滔不可測,一葦詎能航?」

2. 曾。晉.陸機〈歎逝賦〉:「彌年時其詎幾,夫何往而不殘?」晉.潘岳〈悼亡〉詩三首之三:「爾祭詎幾時,朔望忽復盡。」

3. 不料、哪知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○一回:「詎接了回條,又是推辭。」

4. 假若、如果。《國語.晉語六》:「詎非聖人,不有外患,必有內憂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