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𧦩

說 明

正  字 B04636 言-03-10
說文釋形 「訑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ˊˇ
漢語拼音 ㈠yí ㈡shī ㈢yǐ
釋  義

ˊ

1. 「訑訑」:傲慢不聽人言。《玉篇.言部》:「訑,訑訑,自得也。」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訑訑之聲音顏色,拒人於千里之外。」漢.趙岐.注:「訑訑者,自足其智,不嗜善言之貌。」

2. 「訑謾」:欺騙。《楚辭.屈原.九章.惜往日》:「或忠信而死節兮,或訑謾而不疑。」宋.陸游《渭南文集.卷三四.尚書王公墓誌銘》:「有寃者得盡其言,誕謾者一再詰,皆詞窮折服,自謂當受罰。」

⇒「詑」之異體

㈡ㄕ

⇒「𧩹」之異體

ˇ

⇒「𧩹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