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󰸢

說 明

正  字 A00706 口-14-17
說文釋形 「嚇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赫」︰作雙「赤」,左「赤」末點改輕觸豎鉤,寫法參「赫」字。
注  音 ㄏㄜˋㄒㄧㄚˋ
漢語拼音 ㈠hè ㈡xià
釋  義

㈠ ㄏㄜˋ

1. 怒叱之聲。《玉篇.口部》:「嚇,以口距人謂之嚇。」《莊子.秋水》:「鴟得腐鼠,鵷鶵過之,仰而視之曰:『嚇!』」晉.郭象.注:「嚇,怒拒聲。」

2. 用怒叱或武力,使人生懼。如:「恐嚇」、「鎮嚇」、「嚇阻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?」南朝宋.鮑照〈蕪城賦〉:「飢鷹厲吻,寒鴟嚇雛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四四回:「我纔和眾人勸了他們,又威嚇了一陣,又許了他幾個錢,也就依了。」

3. 當嘆詞:

⑴表示驚訝、讚嘆之語氣。如:「嚇!這大廈好高哦!」、「嚇!這話講得還真好。」

⑵表示不滿或疑問之語氣。如:「嚇!他做的越來越過分!」、「嚇!規矩是這樣訂的嗎?」

4. 「嚇嚇」:笑聲。《稱謂錄.卷二七.農.田公》:「《朝野僉載》:『臘月見三白,田公笑嚇嚇。』」或作「赫赫」。

㈡ ㄒㄧㄚˋ

畏懼、令人生懼。如:「嚇唬」、「驚嚇」、「嚇了一跳」。《七俠五義》第九回:「左右一聲喊,將三木往堂上一摜,把陳大戶嚇的膽裂魂飛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二二回:「幸而撫臺不曾受傷,卻也嚇得面皮焦黃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