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󸪆

說 明

正  字 B04579 衣-17-23
說文釋形 「襶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ㄉㄞˋ
漢語拼音 dài
釋  義

「褦襶」:

⑴ 夏日所戴之鬥笠,用以遮日。宋.姚寬《西溪叢語.卷下》:「據《炙轂子》雲,褦襶,笠子也。」明.王世貞〈苦熱篇〉:「常年六月猶褦襶,今年五月頭仍科。」清.郝懿行《證俗文》卷二:「褦襶,《潛確類書》:『即今暑月所戴涼笠,以青繒綴其襜,而蔽日者也。』」

⑵ 不明曉事理,不懂事。《土風錄.卷八.褦襶》:「徐堅《初學記》載魏程曉〈伏日〉詩:『今世褦襶子,觸熱到人家。』《集韻》:『褦襶,不曉事也。』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