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󸪂𦃙󸩿𦆿󸪁󸩾󸪀󸪃𧟊

說 明

正  字 B04577 衣-15-20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黼領也。从衣,󲩵聲。《詩》曰:「素衣朱󸪃(襮)。」(蒲沃切)

段注本:手寫字,黼領也。从衣,󲩵聲。《詩》曰:「素衣朱襮。」(蒲沃切)

注  音 ㄅㄛ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繡有花紋之衣領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襮,黻領也。」《詩經.唐風.揚之水》:「素衣朱襮,從子於沃。」《晉書.卷二五.輿服志》:「朱衣絳紗襮,皁緣白紗,其中衣白曲領。」

2. 外表。《集韻.入聲.鐸韻》:「襮,一曰表也。」漢.班固〈幽通賦〉:「單治裏而外凋兮,張修襮而內逼。」唐.韓愈〈唐故秘書少監贈絳州刺史獨孤府君墓誌銘〉:「於乎古風,襮順而裏方,不耀其章,其剛不傷。」

3. 表明、暴露。《正字通.衣部》:「襮,表暴之義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五四.列傳.李晟》:「將務持重,豈宜自表襮,為賊餌哉!」清.梁啟超〈敬告政黨及政黨員〉:「諸黨及其黨員之態度,有襮著於外為眾人所俱贍者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