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4543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niǎo |
釋 義 | 1.以絲帶飾馬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褭,以組帶馬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衣馬以組,帶馬之意也。」 2.騕褭,古駿馬名。《玉篇.馬部》:「褭,騕褭。」《淮南子.齊俗》:「夫待騕褭、飛兔而駕之,則世莫乘車。」 3.吹拂。清.譚獻〈桂枝香.瑤流自碧〉詞:「簾波澹處留人景,褭西風、數聲長笛。」 4.通「裊」: ⑴ 繚繞。唐.羅鄴〈鶯〉詩:「何事離人不堪聽,灞橋斜日褭垂楊。」 ⑵搖曳。唐.牛嶠〈楊柳枝〉詩五首之五:「褭翠籠煙拂暖波,舞裙新染麴塵羅。」宋.陳深〈西江月.龍沫流芳旎旎〉詞:「銀葉初溫火緩,金猊靜褭煙微。」 5.柔軟美好。通「裊」、「嫋」。唐.元稹〈春餘遣興〉詩:「簾開斜照入,樹褭游絲上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