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異 體 字 B04478-002 衣-03-09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龍龕手鏡.衣部》。



#「衪」另兼正字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ㄊㄨㄛˊˊ
漢語拼音 tuó #yí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「衪」本為正字,不見於《說文》,《玉篇.衣部》云:「衪:與支,切衣袖也。」《廣韻.上聲.支韻》亦曰:「衪:衣袖。」音「ˇ」。亦為「袉」之異體字。「袉」,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曰:「手寫字:裾也,從衣它聲。《論語》曰:『朝服袉紳。』」《龍龕手鑑.衣部》云:「衪:俗;袉:正;袘:今徒可反,裾也;又他可反,長舒貌也;又紳帶也。三。」《經典文字辨證書.衣部》曰:「袉:正;衪:別;袘:俗。」謹按:陳獨秀《文字新詮.上篇.十.象器用》於「它」與「也」字下謂:「古金文它、也、匜三字同作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手寫字諸形,篆隸均分為三字,於是蛇或變為虵,沱或變為池,拕或變為拖,佗或變為他。」容庚《金文編.卷十三》亦云:「手寫字它,與也為一字,形狀相似誤析為二,後人別構音讀,然從也之手寫字手寫字、馳、阤、杝、施六字仍讀它音,而沱字於經典皆作池可證。」是知凡從「它」之偏旁,亦或作「也」作「㐌」,故「衪」為「袉」之異體字無疑。

#「」另兼正字。



#「衪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