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󸧼󸧾𦤊𧖩󸧻󸧹𧖷󸧽󸧸󸧺𧗗

說 明

正  字 B04454 血-04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鼻出血也。从血,丑聲。(女六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鼻出血也。从血,A00008聲。(女六切)
注  音 ㄋㄩ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鼻出血之稱,後泛指出血。如:「鼻衄」、「耳衄」。《說文解字.血部》:「衄,鼻出血也。」漢.張機《傷寒論.卷一.辨脈法》:「脈浮,鼻中燥者,必衄也。」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三上.百病主治藥.吐血衄血》:「口鼻併出曰腦衄,九竅俱出曰大衄。」

2. 挫敗。如:「敗衄」。《廣韻.入聲.屋韻》:「衄,挫也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求自試表〉:「流聞東軍失備,師徒小衄。」《宋史.卷二五四.列傳.趙贊》:「贊獨持重,自秋涉冬,未嘗挫衄。」

3. 畏縮。《宋史.卷二八九.列傳.高瓊》:「范廷召、桑贊所將邊兵臨敵退衄。」《遼史.卷七三.列傳.蕭敵魯》:「敵魯有膽略,聞敵所在即馳赴,親冒矢石,前後戰未嘗少衄,必勝乃止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