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4417 虫-13-19
說文釋形 「蠋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ㄓㄨˊ
漢語拼音 zhú
釋  義

1. 蛾、蝶一類之幼蟲。形體似蠶,以植物之葉為食。《爾雅.釋蟲》:「蚅,烏蠋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大蟲如指,似蠶。」《詩經.豳風.東山》:「蜎蜎者蠋,烝在桑野。」漢.毛亨.傳:「蠋,桑蟲也。」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奔蜂不能化藿蠋,越雞不能伏鵠卵。」清.王先謙.集解:「司馬云:『藿蠋,豆藿中大青蟲。』」《韓非子.說林下》:「鱣似蛇,蠶似蠋。人見蛇則驚駭,見蠋則毛起。」

2. 通「燭」。明.張鳳翼《灌園記》第一五齣:「衾溫枕暖懶去眠也,直待睡鴨香消,鞾蠋頻頻換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