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󰷌󰷎󰷏󰵞

說 明

正  字 A00681 口-12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吹也。从口,虚聲。(朽居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吹也。从口,虛聲。(朽居切)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虛」:上作「虍」,末筆不鉤;下作「手寫字」,篆文「丘」字楷定變形,寫法參「虛」字。
注  音 ㄒㄩ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緩緩吐氣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噓,吹也。」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南郭子綦隱機而坐,仰天而噓。」唐.韓愈〈雜說〉:「龍,噓氣成雲,雲固弗靈於龍也。」

2. 悲嘆、感嘆。《老殘遊記》第八回:「提起筆來,在牆上題一絕道,……題罷,唏噓了幾聲,也就睡了。」

3. 讚美、稱讚。如:「自我吹噓」。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八回:「於今曉得你小翁先生是個大豪傑,所以不揣冒昧,請小翁在制軍的公子面上吹噓一二,兄弟就受惠於無窮了。」

4. 問候。如:「噓寒問暖」。

5. 鄙斥或不滿之聲。如:「噓聲四起」。

6. 表示制止或驅逐之聲。如:「噓!別出聲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