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󸝜𨢲𨣡

說 明

正  字 B03869 艸-07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禮祭,束茅,加于祼圭,而灌鬯酒,是為莤。象神歆之也。一曰莤,榼上塞也。从酉,从艸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尔貢包茅不入,王祭不供,無以莤酒。」(所六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禮祭,束茅,加於祼圭,而灌鬯酒,是為莤。象神飲之也。从酉、艸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爾貢包茅不入,王祭不供,無以莤酒。」一曰莤榼上C02541也。(所六切)
注  音 ㄙㄨˋㄧㄡˊ
漢語拼音 ㈠sù ㈡yóu
釋  義

ㄙㄨˋ

1.古代祭時,以酒灌注茅束,似神飲之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莤,禮祭。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,是為莤。象神歆之也。」《周禮.天官.甸師》:「祭祀,共蕭茅。」漢.鄭玄.注:「蕭字或為莤。莤讀為縮。束茅立之祭前,沃酒其上,酒滲下去,若神飲之,故謂之縮。縮,浚。」

2.以茅濾去酒滓。《詩經.小雅.伐木》:「有酒湑我。」漢毛亨.傳:「湑,莤之也。」

ㄧㄡˊ

水草名。《爾雅.釋草》:「莤,蔓于。」晉.郭璞.注:「草,生水中。一名軒于,江東呼莤,音猶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