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385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艸葉多。从艸,伐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晉糴茷。」(符發切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fá ㈡pèi ㈢mào |
釋 義 | ㈠ 草葉盛多。《說文解字.艸部》:「茷,艸葉多。」《楚辭.淮南小山.招隱士》:「樹輪相糾兮,林木茷骫。」唐.柳宗元〈始得西山宴游記〉:「遂命僕人過湘江,緣染溪,斫榛莽,焚茅茷,窮山之高而止。」 ㈡ 古代旌旗末端似燕尾之飾物。通「旆」。《字彙.艸部》:「茷,音佩,與旆同。」《左傳.定公四年》:「分康叔以大路、少帛、綪茷、旃旌、大呂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茷即旆也。」明.劉基〈贈道士蔣玉壺長歌〉詩:「風輪蕭蕭生夏凌,參旗九斿茷緄縢。」 ㈢ 作「」形時,為「茂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