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66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嘆」《說文》本作「」。 大徐本:,吞歎也。从口,歎省聲。一曰太息也。(他案切) 段注本:,吞歎也。从口,歎省聲。一曰太息也。(他案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吞歎。从口,歎省聲。楷書寫法:右半作「」,上不作「艹」,末筆作頓點。「漢」、「艱」、「難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「」,本典收為「堇」(B00549)之異體字。另此字段玉裁注云:「按:嘆、歎二字,今人通用……依《說文》則義異,歎近於喜,嘆近於哀,故嘆訓吞歎,吞其歎而不能發。」據此,則「哀嘆」、「感嘆」、「仰天長嘆」、「嘆息」等語詞,宜用「嘆」;「吟歎」、「詠歎」、「歎賞」等詞,宜用「歎」。本典收「歎」(B01931)為次常用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tàn |
釋 義 | 1. 呼出長氣,以發抒內心之憂悶感傷。如:「哀嘆」、「嘆息」、「仰天長嘆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嘆,吞歎也……。一曰:『太息也。』」《詩經.王風.中谷有蓷》:「有女仳離,其嘆矣!其嘆矣,遇人之艱難矣!」元.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二折:「短嘆長吁,愁腸似火,淚兩如珠。」 2. 稱讚。通「歎」。如:「嘆為觀止」。《浮生六記.卷五.中山紀歷》:「慶雲見於西方,……觀者莫不嘆為奇瑞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