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66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嘆」《說文》本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tàn |
釋 義 | 1. 呼出長氣,以發抒內心之憂悶感傷。如:「哀嘆」、「嘆息」、「仰天長嘆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嘆,吞歎也……。一曰:『太息也。』」《詩經.王風.中谷有蓷》:「有女仳離, 2. 稱讚。通「歎」。如:「嘆為觀止」。《浮生六記.卷五.中山紀歷》:「慶雲見於西方,……觀者莫不嘆為奇瑞。」 |
A00667
嘆正 字 | A0066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嘆」《說文》本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tàn |
釋 義 | 1. 呼出長氣,以發抒內心之憂悶感傷。如:「哀嘆」、「嘆息」、「仰天長嘆」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嘆,吞歎也……。一曰:『太息也。』」《詩經.王風.中谷有蓷》:「有女仳離, 2. 稱讚。通「歎」。如:「嘆為觀止」。《浮生六記.卷五.中山紀歷》:「慶雲見於西方,……觀者莫不嘆為奇瑞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