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𦬝󸜸

說 明

正  字 B03799 艸-04-08
說文釋形 「芾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ㄈㄟˋㄈㄨˊ
漢語拼音 ㈠fèi ㈡fú
釋  義

ㄈㄟˋ

植物幼嫩或枝葉初生貌。《詩經.小雅.我行其野》:「我行其野,蔽芾其樗。」宋.蘇軾〈和趙景貺栽檜〉詩:「乃知蔽芾初,甚要封植勤。」

ㄈㄨˊ

1. 草木茂盛貌。《廣韻.入聲.物韻》:「芾,草木盛也。」明.何景明〈壽田賦〉:「中有萱兮芾芾,言樹之兮堂背。」

2. 古代衣服上之蔽膝,或以皮韋製成。通「韍」。《詩經.小雅.采菽》:「赤芾在股,邪幅在下。」漢.鄭玄.箋:「芾,大古蔽膝之象也,冕服謂之芾,其他服謂之韠,以韋為之。」唐.張說〈元成輔左果毅葛公碑〉:「章芾以襚,輅旗在列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