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3572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(習)猒也。从,元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(翫)歲而愒日。」(五換切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àn |
釋 義 | 1. 習慣。《說文解字.習部》:「翫,習猒也。」晉.陸機〈豪士賦序〉:「心翫居常之安,耳飽從諛之說。」《金瓶梅》第三七回:「他哭了兩三日,這兩日才翫下些兒來了。」 2. 安於習慣而鬆懈、輕忽。《左傳.僖公五年》:「晉不可啟,寇不可翫。」《晉書.卷三○.刑法志》:「習翫所見而忽異聞,或未能咸服。」 3. 戲弄。通「玩」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年》:「水懦弱,民狎而翫之,則多死焉。」《荀子.禮論》:「尒則翫,翫則厭,厭則忘。」 4. 觀賞。通「玩」。漢.張衡〈東京賦〉:「是以西匠營宮,目翫阿房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辨騷》:「可謂鑒而弗精,翫而未覈者也。」 5. 研習。通「玩」。三國魏.嵇康〈琴賦序〉:「余少好音聲,長而翫之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八.吳蓋陳臧列傳.臧宮》:「斯誠雄心尚武之幾,先志翫兵之日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