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3566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翛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xiāo ㈡shù |
釋 義 | ㈠ㄒㄧㄠ 「翛翛」: ⑴ 鳥羽殘破的樣子。《詩經.豳風.鴟鴞》:「予羽譙譙,予尾翛翛。」漢.毛亨.傳:「翛翛,蔽也。」後泛指破敗。宋.王安石〈外廚遺火示公佐〉詩:「翛翛短褐方圍火,冉冉青煙已被宸。」 ⑵ 雜錯相混的樣子。唐.柳宗元〈謫龍說〉:「及期,進取杯水飲之,噓成雲氣,五色翛翛也。」明.李昌祺〈陳上舍所藏蔡主事墨竹〉詩:「露梢風葉新圖裏,藂色翛翛紫鸞尾。」 ⑶ 長、高的樣子。唐.項斯〈和李用夫栽小松〉詩:「即聳凌空幹,翛翛豈易攀?」宋.王安石〈寄楊德逢〉詩:「翛翛兩龍骨,豈得長挂壁?」 ⑷ 擬聲詞。三國魏.甄皇后〈塘上行〉:「邊地多悲風,樹木何翛翛。」宋.蘇軾〈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〉詩:「江雲漠漠桂花濕,海雨翛翛荔子然。」 ㈡ 迅疾。同「倏」。《玉篇.羽部》:「翛,疾也。或作倏。」三國魏.衞覬〈西嶽華山亭碑〉:「神樂其靜,翛翬無形。尊卑有序,絜心致誠。」《太平廣記.卷一七.裴諶》:「(諶曰)『青園橋東,有數里櫻桃園,園北車門,即吾宅也。子公事少隙,當尋我於此。』遂翛然而去。」 ⇒「倏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