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󸕕󸕖󸕓󸕒󸕑󸕔

說 明

正  字 B03491 糸-17-23
說文釋形

「纔」《說文》作「󸕔」。

大徐本:手寫字,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󸕔,淺也。讀若讒。从糸,󷵀聲。(士咸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帛雀頭色也。一曰𣁋(微)黑色,如紺。󸕔,淺也。󵧕(讀)若讒。从糸,毚聲。(士咸切)

注  音 ㄕㄢㄘㄞˊ
漢語拼音 ㈠shān ㈡cái
釋  義

㈠ㄕㄢ

微黑帶赤之色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纔,帛雀頭色。一曰微黑色,如紺。纔,淺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。」《玉篇.糸部》:「纔,微黑色。」

ㄘㄞˊ

1. 方、始。表事剛發生。《字彙.糸部》:「纔,始也。」《漢書.卷四九.爰盎鼂錯傳.鼂錯》:「救之,少發則不足,多發,遠縣纔至,則胡又已去。」唐.魚玄機〈閨怨〉詩:「別日南鴻纔北去,今朝北雁又南飛。」

2. 僅、只。表數量少。《廣韻.去聲.代韻》:「纔,僅也。」《漢書.卷五一.賈鄒枚路傳.賈山》:「然身死纔數月耳,天下四面而攻之,宗廟滅絕矣。」元.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「至十七歲與夫配合,纔得兩年,不幸兒夫亡化。」

3. 承接上文,表述在特定條件下的後續情形。《金瓶梅》第一二回:「那春梅只顧不進房來。叫了半日,纔慢條斯禮,推開房門進來。」《程乙本紅樓夢》第六四回:「那個青東西,除族中或親友家夏天有白事纔帶著的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