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󸔏󸔑󸔌󸔍󸔋󸔒󸔔󸔊𦅹󸔓󸔐󸔎𧪬

說 明

正  字 B03450 糸-11-17
說文釋形

「繇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隨從也。从系,手寫字聲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从䍃。」(余招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隨從也。从系,手寫字聲。手寫字,或手寫字字。(余招切)

注  音 ㄧㄠˊㄧㄡˊㄓㄡˋ
漢語拼音 ㈠yáo ㈡yóu ㈢zhòu
釋  義

ㄧㄠˊ

1.跟隨。《說文解字.系部》:「繇,隨從也。」《玉篇.系部》:「󸔐,隨也。繇,同上。」

2.勞役。通「徭」。《史記.卷七.項羽本紀》:「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,項梁常為主辦,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,以是知其能。」《漢書.卷五.景帝紀》:「減太官,省繇賦。」

ㄧㄡˊ

通「由」。《呂氏春秋.不苟論.貴當》:「為之必繇其道,物莫之能害,此功之所以相萬也。」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六:「索性把身邊所有,盡數分與三家,等三家輪供養了我,我落得自繇自在。」

ㄓㄡˋ

古代占卜的文辭。《廣韻.去聲.宥韻》:「繇,卦兆辝也。」《左傳.閔公二年》:「成風聞成季之繇,乃事之而屬僖公焉。」晉.潘岳〈西征賦〉:「既定鼎于郟鄏,遂鑽龜而啟繇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