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𦆝󸔄𦇳

說 明

正  字 B03442 糸-11-17
說文釋形 「縹」《說文》作「http://140.111.1.65/variants/tmp/261f3.png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帛青白色也。从糸,http://140.111.1.65/variants/tmp/3dbe.png聲。(敷沼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帛白青色也。从糸,http://140.111.1.65/variants/tmp/2442b.png聲。(敷沼切)
注  音 ㄆㄧㄠˇ ㈡(又音)ㄆㄧㄠˋ
漢語拼音 ㈠piǎo ㈡(又音)piào
釋  義

ㄆㄧㄠˇ

1. 青白色的綢布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縹,帛青白色也。」漢.王襃〈九懷.通路〉:「紅采兮騂衣,翠縹兮為裳。」《續漢書志.第三○.輿服志下》:「賈人,緗縹而已。」《隋書.卷三二.經籍志一》:「但錄題及言,盛以縹囊。」

2. 淡青色。即今所謂月白色。《玉篇.糸部》:「縹,青白色。」晉.潘岳〈笙賦〉:「披黃包以授甘,傾縹瓷以酌酃。」清.錢謙益〈後飲酒〉詩七首之一:「但餘六長瓶,味甘色復縹。」

3. 「縹緲」:高遠隱忽而不明。唐.白居易〈長恨歌〉:「忽聞海上有仙山,山在虛無縹緲間。」明.葉憲祖《易水寒》第二折:「縹緲層臺,勢凌空列星堪摘。」或作「漂渺」、「飄眇」、「飄渺」、「飄緲」、「瞟眇」、「縹眇」、「縹渺」。

ㄆㄧㄠˋㄆㄧㄠˇ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