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󸒇

說 明

異 體 字 B03372-002 糸-02-08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集韻.平聲.尤韻》。

重訂直音篇.卷七.糸部》。

中文大辭典.糸部》。



⇒「紈」之異體
#「䊵」另兼正字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ㄑㄧㄡˊㄨㄢˊㄑㄧㄡˊ
漢語拼音 ㈠qiú ㈡wán #qiú
研 訂 者 王初慶
內  容

手寫字」本為正字,《玉篇零卷.糸部》云:「手寫字:渠周反,《說文》:『手寫字:引也。』」又《玉篇.糸部》曰:「手寫字:巨周切,引急也。」亦為「絿」之異體字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云:「手寫字:急也,從糸求聲。詩曰:『不競不絿。』」《集韻.平聲.尤韻》曰:「絿、手寫字:《說文》:急也。引詩:『不競不絿。』或從九。」謹按:形聲字往往有更易音同音近之聲符而其義不異者,故從糸求聲之「絿」,亦或從九聲作「手寫字」,故以「手寫字」為「絿」之異體字無疑。

又「絿」、「手寫字」二字雖原本同音異字,後世以其音同,亦往往誤合為一字。如《廣韻.平聲.尤韻》云:「手寫字:急引也。絿:上同。」《重訂直音篇.卷七.糸部》曰:「絿:音求,急也,急引也。手寫字:同上。」皆合二字之義為一,故亦不妨謂「絿」、「手寫字」二字互為異體字。

#「手寫字」另兼正字。

⇒「紈」之異體



#「䊵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