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𡛹󸐳󸐱𥹏󸐰󸐴𥺤󸐲

說 明

正  字 B03309 米-07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稻重一手寫字,為粟二十斗,為米十斗,曰毇;為米六斗太半斗,曰粲。从米,手寫字聲。(倉案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稻重一手寫字,為粟二十斗,為米十斗,曰毇;為米六斗大半斗,曰粲。从米,手寫字聲。(倉案切)
注  音 ㄘㄢˋ
漢語拼音 càn
釋  義

1. 精米。《說文解字.米部》:「粲,稻重一䄷,為粟二十斗,為米十斗,曰毇;為米六斗大半斗,曰粲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稻米九斗而舂為八斗,……則曰粲。……稻米至於粲,皆精之至矣。」

2. 鮮明華美。《玉篇.米部》:「粲,鮮好皃(貌)。」《詩經.唐風.葛生》:「角枕粲兮,錦衾爛兮。」《詩經.小雅.大東》:「西人之子,粲粲衣服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贈徐幹〉詩:「圓景光未滿,眾星粲以繁。」

3. 笑容燦爛。晉.郭璞〈遊仙詩〉七首之二:「靈妃顧我笑,粲然啟玉齒;蹇脩時不存,要之將誰使。」

4. 笑。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七.如是我聞一》:「其事極奇,而實為情理所必至,錄之,亦足資一粲也。」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譏諷類.官金二十字之別解》:「今之弄筆,意在一粲。」

5. 明白、清楚。《荀子.非相》:「欲觀聖王之跡,則於其粲然者矣。」《漢書.卷八.宣帝紀》:「骨肉之親粲而不殊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粲,明也。殊,絕也。」《三國志.卷一一.魏書.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.管寧》:「麟鳳龍馬,煥炳成形,文字告命,粲然著明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