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𥸷󸐭𥻓󸐮󸐯𪗉B03308-006

說 明

正  字 B03308 米-06-12
說文釋形 「粢」《說文》作「餈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稻餅也。从食,次聲。手寫字,餈或从齊。手寫字,餈或从米。(疾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稻餅也。从手寫字,次聲。手寫字,餈或从齊。手寫字,餈或从米。(疾資切)
注  音 ˊ
漢語拼音 ㈠zī ㈡cí
釋  義

ˊ

以糯米為主要材料所製成之糕餅。同「餈」。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餈,稻餅也。粢,餈或从米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《周禮》『糗餌粉餈』注曰:『餌餈皆粉稻米,黍米所爲也。合蒸曰餌;餠(餅)之曰餈。』糗者,擣粉熬大豆爲餌。餈之黏著以粉之耳。……謂以稬米蒸孰餠之如麪(麵)餠(餅)曰餈,今江蘇之餈飯也。粉稬米而餠(餅)之而蒸之則曰餌,……今江蘇之米粉餠(餅),米粉團也。」明.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卷二五.穀部.糕》:「粢,時珍曰:『糕以黍、糯合粳米粉蒸成,狀如凝膏也。單糯粉作者曰粢,米粉合豆末、糖、蜜蒸成者曰餌。』」

⇒「餈」之異體

㈡ ㄗ

1. 黍稷。《爾雅.釋草》:「粢,稷。」三國魏.孫炎.注:「稷,粟也。」《左傳.桓公六年》:「絜粢豐盛,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。」《楚辭.宋玉.招魂》:「稻粢穱麥,挐黃粱些。」《史記.卷一○.孝文本紀》:「正月,上曰:「農,天下之本,其開籍田,朕親率耕,以給宗廟粢盛。」南朝宋.裴駰.集解:「應劭曰:『黍稷曰粢,在器中曰盛。』」

2. 黍、稷、稻、粱、麥、菰等六種穀物之總稱。《字彙.米部》:「粢,六穀曰粢。」《左傳.桓公二年》:「粢食不鑿,昭其儉也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粢,亦諸穀總名。」

3. 祭米。《玉篇.米部》:「粢,祭米。」《廣韻.平聲.脂韻》:「粢,祭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