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𣘠𥯽

說 明

正  字 B03177 竹-05-11
說文釋形 「笴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ㄍㄜˇ ㈡(又音)ㄍㄢˇ
漢語拼音 ㈠gě ㈡(又音)gǎn
釋  義

ㄍㄜˇ

1. 箭桿。《廣韻.上聲.哿韻》:「笴,箭莖也。」《周禮.冬官考工記.矢人》:「以其笴厚,為之羽深。」《舊五代史.卷九○.晉書.列傳.陸思鐸》:「嘗於箭笴之上自鏤其姓名,一日射中莊宗之馬鞍,中宗拔箭視之,覩司鐸姓名,因而記之。」

2. 指箭。宋.陸游〈萬里橋江上習射〉詩:「丈夫未死誰能料?一笴他年下百城。」

3. 細長之棍子。唐.玄奘《大唐西域記.卷二.那揭羅曷國》:「如來錫杖白鐵作鐶,旃檀為笴,寶筒盛之。」

ㄍㄢˇㄍㄜˇ之又音。

箭桿。《廣韻.上聲.旱韻》:「笴,箭笴,古旱切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