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󸋺𥛀󸋻𥛆󸋼󸋽

說 明

正  字 B03059 示-07-12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精氣感祥。从示,侵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見赤黒(黑)之祲。」(子林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󴖴(精)气感󴄎(祥)。从手寫字,㑴省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見赤黑之󸋺(祲)。」是。(子林切)

注  音 ㄐㄧㄣ
漢語拼音 jīn
釋  義

1. 不祥之氣。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:「祲,精氣感祥。」《左傳.昭公十五年》:「吾見赤黑之祲,非祭祥也,喪氛也。」晉.杜預.注:「祲,妖氛也。」《漢書.卷八一.匡張孔馬傳.匡衡》:「臣聞天人之際,精祲有以相盪,善惡有以相推。」《戰國策.魏策四》:「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懷怒未發,休祲降於天。」

2. 日旁雲氣。《廣韻.平聲.侵韻》:「祲,日傍氣也。」《周禮.春官.保章氏》:「以五雲之物,辨吉凶,水旱降風荒之祲。」唐.賈公彥.疏:「祲謂日旁雲氣,以見五色之雲,則知吉凶也。」

3. 泛指雲氣。《荀子.王制》:「相陰陽,占祲兆。」唐.楊倞.注:「祲,陰陽相侵之氣。」《墨子.尚賢中》:「事則不與,祲則不分,請問天下之賢人將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側哉?」漢.張衡〈東京賦〉:「馮相觀祲,祈禠禳災。」

4. 盛大。《後漢書.卷四○.班彪列傳下》:「鳳蓋颯灑,和鸞玲瓏,天官景從,祲威盛容。」宋.王安石〈賀貴妃進位表〉:「祲盛之禮,發於宮闈;驩康之聲,播於寰海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