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󸋖󸋕󸋔

說 明

正  字 B03043 示-05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後死者合食於先祖。从示,付聲。(符遇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後死者合食於先祖。从手寫字,付聲。(符遇切)
注  音 ㄈㄨ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祭名。奉新死者之神主入祖廟,與先祖合祭。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:「祔,後死者合食於先祖。」《左傳.僖公三十三年》:「凡君薨,卒哭而祔。」《明史.卷一五.孝宗本紀》:「己酉,憲宗神主祔太廟。」

2. 子孫棺木附葬在祖墳裡,即合葬。《晉書.卷五一.列傳.皇甫謐》:「若亡有前後,不得移祔。祔葬自周公來。」《南史.卷五三.梁武帝諸子列傳.豫章王綜》:「後梁人盜其柩來奔,武帝猶以子禮祔葬陵次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