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304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uì |
釋 義 | 1.古兵器名,殳也。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:「祋,殳也。」《詩經.曹風.候人》:「彼候人兮,何戈與祋。」漢.毛亨.傳:「祋,殳也。」 2.古代懸掛羊皮的竿子,用來驚牛馬。《說文解字.示部》:「祋,或說城郭市里高縣羊皮,有不當入而欲入者,暫下以驚牛馬曰祋。」清.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.履部》:「謂縣羊皮之竿為祋也。」 3.邏卒攔人阻喝之辭。《通俗編.語辭》:「按:『今邏卒攔人,其猝然阻喝之辭,當用此字。』」 4.姓。如漢代有祋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