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296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硉」《說文》不錄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ù |
釋 義 | 1. 「硉兀」: ⑴ 危石。喻突出、不平貌。《玉篇.石部》:「硉,硉矹,危石也。」唐.杜甫〈瘦馬行〉詩:「東郊瘦馬使我傷,骨骼硉兀如堵牆。」唐.韓愈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〉詩:「幾欲犯嚴出薦口,氣象硉兀未可攀。」亦作「硉矹」、「𥓎矹」、「峍矹」。 ⑵ 沙石隨水轉動貌。《文選.郭璞.江賦》:「碧沙瀢𣵺而往來,巨石硉矹以前卻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硉矹,沙石隨水之貌。」案:當出自《龍龕手鏡.石部》:「硉矹,不穩貌也。」巨石在水中轉動,故不穩。 2. 「硉矹」:如山崖之狀。《集韻.入聲.沒韻》:「𥓎,𥓎矹,山崖也。或作硉、峍。」亦作「硉兀」、「𥓎矹」、「峍矹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