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󸇩󸇪󸇧󸇨

說 明

正  字 B02849 目-04-09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目偏合也。一曰衺視也。秦語。从目,丏聲。(莫甸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目遍合也。从目,丏聲。一曰衺視也。秦語。(莫甸切)

注  音 ㄇㄧㄢˇ
漢語拼音 miǎn
釋  義

1. 瞎掉一隻眼。《說文解字.目部》:「眄,目偏合也。」清.桂馥.義證:「目偏合也者,一目病也。……《廣韻》:『瞎一目盲。』《漢書.杜周傳》:『欽少好經書而目偏盲。』顏注:『偏盲者,患一目也。』……馥謂:此即目偏合也。」清.王筠.句讀:「筠案:眄、眇聲相轉,今謂一目盲為眇,是以眄之義嫁于眇也。」

2. 斜視。《說文解字.目部》:「眄,一曰衺視也。」《莊子.山木》:「雖羿逢蒙,不能眄睨也。」《樂府詩集.卷三九.相和歌辭十四.古辭.豔歌行》:「語卿且勿眄,水清石自清。」

3. 泛指望、看。東周戰國.宋玉〈登徒子好色賦〉:「含喜微笑,竊視流眄。」唐.李冶〈感興〉詩:「仰看明月翻含意,俯眄流波欲寄詞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