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󸇟󸇝𥃉󸇞𪉶

說 明

正  字 B02843 皿-13-1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河東鹽池。袤五十一里,廣七里,周百十六里。从鹽省,古聲。(公戶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河東鹽池也。袤五十一里,廣七里,周百十六里。从鹽省,古聲。(公戶切)
注  音 ㄍㄨˇ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鹽池。《說文解字.鹽部》:「盬,河東鹽池,袤五十一里,廣七里,周百十六里。」《廣韻.上聲.姥韻》:「盬,鹽池。」

2. 粗鹽。《史記.卷一二九.貨殖列傳》:「猗頓用盬鹽起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謂出鹽直用不煉也。」

3. 不堅固。《玉篇.皿部》:「盬,盬也,不堅固也。」《漢書.卷四五.蒯伍江息夫傳.息夫躬》:「簡練戎士,繕修干戈,器用盬惡,孰當督之!」唐.顏師古.注引鄧展曰:「盬,不堅牢也。」

4. 倉猝。《玉篇.皿部》:「盬,蒼猝也。」

5. 吸食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晉侯夢與楚子搏,楚子伏己而盬其腦。」

6. 停止、止息。《詩經.唐風.鴇羽》:「王事靡盬,不能蓺稷黍。」清.王引之《經義述聞.卷五.王事靡盬》:「今案:盬者,息也。王事靡盬者,王事靡有止息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