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󸅔

說 明

正  字 B02773 疒-08-13
說文釋形 「痼」《說文》大徐本作「手寫字」,段注本作「痼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久病也。从疒,古聲。(古慕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久病也。从手寫字,固聲。(古慕切)
注  音 ㄍㄨ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積久難治之病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疒部》:「痼,久病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三.連城》:「未幾,女病瘵,沉痼不起。」

2. 根深蒂固,積習已久。如:「痼習」、「痼癖」。《舊唐書.卷一九二.隱逸列傳.田遊巖》:「遊巖山衣田冠出拜,帝令左右扶止之,謂曰:『先生養道山中,比得佳否?』遊巖曰:『臣泉石膏肓,煙霞痼疾,既逢聖代,幸得逍遙。』」《宋史.卷四一三.列傳.趙與懽》:「端平以來,竄贓吏,禁包苴,戒奔競,戢橫斂,而風俗沉痼自若。」《宋史.卷四三四.儒林列傳四.陸九淵》:「九淵為講君子小人喻義利一章,聽者至有泣下。熹以為切中學者隱微深痼之病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