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󷾅

說 明

正  字 B02438 火-12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爇也。从火,番聲。(附袁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爇也。从火,A02651聲。(附袁切)
注  音 ㄈㄢˊㄈㄣˊ
漢語拼音 ㈠fán ㈡fén
釋  義

ㄈㄢˊ

1. 焚燒。《說文解字.火部》:「燔,爇也。」《玉篇.火部》:「燔,燒焚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天說〉:「燧木以燔,革金以鎔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一○八回:「卻被山上將火箭火把亂打射下來,草房柴車上,都燔燒起來。」

2. 炙烤。《詩經.小雅.瓠葉》:「有兔斯首,燔之炮之。」宋.陸游〈社肉〉詩:「社日取社豬,燔炙香滿村。」

3. 宗廟祭祀用之熟肉。通「膰」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二年》:「見於嘗酎,與執燔焉。」《孟子.告子下》:「孔子為魯司寇,不用,從而祭,燔肉不至。」

ㄈㄣˊ

⇒「焚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