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𤍖󷽵󷽴󷽶󷽸󷽷

說 明

正  字 B02433 火-12-16
說文釋形 「熸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ㄐㄧㄢ
漢語拼音 jiān
釋  義

1. 火熄滅。澤存堂本《玉篇.火部》:「熸,火滅也。」《左傳.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王夷師熸。」晉.杜預.注:「吳、楚之間謂火滅為熸。」漢.蔡邕〈釋誨〉:「懼煙炎之毀熸,何光芒之敢揚哉?」

2. 燒毀、滅亡。唐.李世民〈克高麗遼東城詔〉:「聊命縱火,數處熸燃,焚其樓雉,並為煨燼。」清.梁啟超《中華大字典.序》:「始皇焚書,古文熸焉。」

3. 戰敗、潰敗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三年》:「子瑕卒,楚師熸。」《清史稿.卷二四.德宗本紀二》:「庚寅,劉公島陷,水師熸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