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󰀸𤇶𩟘

說 明

正  字 B02384 火-06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火气上行也。从火,丞聲。(煮仍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火气上行也。从火,手寫字聲。(煮仍切)
注  音 ㄓㄥ
漢語拼音 zhēng
釋  義

❶火氣上升。墨子.節用中:「逮夏,下潤溼上熏烝。」
❷用熱水氣蒸東西。通「蒸」。如:「烝魚」、「烝飯」。宋.蘇軾.酒經:「吾始取麵而起肥之,和之以薑液,烝之使十裂。」
❸上淫,與長輩婦女姦通。左傳.桓公十六年:「衛宣公烝于夷姜。」遼史.卷一一二.逆臣傳上.耶律滑哥傳:「性陰險,初烝其父妾,懼事彰,與剋蕭臺哂等共害其父。」

眾多。詩經.大雅.烝民:「天生烝民,有物有則。」唐.杜甫.無家別詩:「人生無家別,何以為烝黎?」

古代冬天的祭祀。書經.洛誥:「戊辰,王在新邑,烝祭歲。」禮記.王制:「天子諸侯宗廟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嘗,冬曰烝。」

發語詞,置於句首。詩經.豳風.東山:「蜎蜎者蠋,烝在桑野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