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󷻫𤃣

說 明

正  字 B02332 水-15-18
說文釋形 「瀦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水所亭也。从水,瀦聲。(陟魚切)
注  音 ㄓㄨ
漢語拼音 zhū
釋  義

1. 水流停聚之地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.新附》:「瀦,水所亭也。」《廣韻.平聲.魚韻》:「潴,水所停也。」晉.王嘉《拾遺記》卷一:「乃命大禹,疏川瀦澤。」唐.韓愈〈岳陽樓別竇司直〉詩:「瀦為七百里,吞納各殊狀。」

2. 蓄積、積聚。《新唐書.卷四一.地理志五》:「瀦溪水殖稻。」明.徐光啟《農政全書.卷一六.浙江水利》:「而青海周官海之流,亦罔瀦蓄,以故一遇恆暘,赤地千里,而莫之救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