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𣼟󷹓

說 明

正  字 B02235 水-11-14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浚也。从水,鹿聲。手寫字,漉或从录。(盧谷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浚也。从水,鹿聲。一曰水下皃(貌)也。手寫字,漉或从彔。(盧谷切)

注  音 ㄌㄨ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舀取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漉,浚也。」

2. 竭盡、乾涸。《玉篇.水部》:「漉,竭也,涸也。」《禮記.月令》:「是月也,毋竭川澤,毋漉陂池,毋焚山林。」

3. 水慢慢下滲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漉,……一曰水下皃(貌)也。」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漉汁灑地,白汗交流。」《史記.卷一一七.司馬相如列傳》:「滋液滲漉,何生不育。」

4. 過濾、濾清。三國魏.曹植〈七步〉詩:「煮豆持作羹,漉豉以為汁。」晉.陶淵明〈歸田園居〉詩五首之五:「漉我新熟酒,隻雞招近局。」元.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二折:「倒不如我這拂黃塵的布袍。漉渾酒的綸巾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