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𢒤

說 明

正  字 B02215 水-10-13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亂也。一曰水濁皃(貌)。从水,圂聲。(胡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亂也。一曰水濁皃(貌)。从水,圂聲。(胡困切)

注  音 ㄏㄨㄣˋ
漢語拼音 hùn
釋  義

1. 混亂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溷,亂也。」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世溷濁而不分兮,好蔽美而嫉妒。」北周.庾信〈小園賦〉:「草樹溷淆,枝格相交。」

2. 汙濁不清潔。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溷,一曰水濁貌。」戰國.宋玉〈風賦〉:「動沙堁,吹死灰,駭溷濁,揚腐餘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一二.滇遊日記一三》:「橋內峽中有一園,近流水而不溷,亦龍潭類也。」

3. 廁所。《後漢書.卷六七.黨錮列傳.李膺》:「時宛陵大姓羊元群罷北海郡,臧罪狼藉,郡捨溷軒有奇巧,乃載之以歸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.靈官》:「靈官追逐甚急。至黃河上,瀕將及矣,大窘無計,竄伏溷中。」

4. 汙穢物、糞便。《資治通鑑.卷一六七.陳武帝永定元年》:「齊主怒,使左右毆之,擢其髮,以溷沃其顏,曳足以出。」清.秋瑾《精衛石》第三回:「如此人材真屈辱,名花落溷恨難平。」

5. 畜圈。漢.王充《論衡.吉驗》:「北夷橐離國王,侍婢有娠,王欲殺之。……後產子,捐於豬溷中,豬以口氣噓之不死。」

6. 打擾。《漢書.卷四三.酈陸朱劉叔孫傳.陸賈》:「一歲中以往來過它客,率不過再過,數擊鮮,毋久溷女為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巧娘》:「是我之客,不可久溷他人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