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2117 水-07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潰也。一曰涔陽者,在郢中。从水,岑聲。(鉏箴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漬也。从水,岑聲。一曰涔陽渚在郢。(鉏箴切)
注  音 ㄘㄣˊ
漢語拼音 cén
釋  義

1. 水多貌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水部》:「涔,漬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宮池涔則溢,旱則涸。」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妻子老弱,仰而食之,時有涔旱災害之患,無以給上之徵賦車馬兵革之費。」

2. 衍流不止貌。南朝梁.江淹〈雜體詩.謝法曹〉:「芳塵未歇席,涔淚猶在袂。」

3. 「涔涔」:

⑴雨多貌。唐.杜甫〈秦州雜詩〉二○首之九:「雲氣接崑崙,涔涔塞雨繁。」

⑵流汗、流淚不止貌。如:「汗涔涔」。唐.李商隱〈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〉詩:「江生魂黯黯,泉客淚涔涔。」

⑶煩悶困頓貌。唐.杜甫〈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〉詩:「轉蓬憂悄悄,行藥病涔涔。」

⑷天色陰晦貌。宋.黃庭堅〈送杜子卿歸西淮〉詩:「雪意涔涔滿面風,杜郎馬上若征鴻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