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𣭭󷵧󷵨󷵩𣮋󷵭𣯕󷵦𣯛󷵫𣯷󷵪󷵥󷵮󷵬

說 明

正  字 B01993 毛-11-15
說文釋形 手寫字,犛牛尾也。从犛省,从毛。(里之切)
注  音 ㄌㄧˊ ㈡(又音)ㄇㄠˊ
漢語拼音 ㈠lí ㈡(又音)máo
釋  義

ㄌㄧˊ
❶同「犛」。明.徐弘祖.徐霞客遊記.卷七下.滇遊日記七:「其地多氂,尾大而有力,亦能負重。」見「犛牛」。
※犛牛:
動物名。哺乳綱偶蹄目。全身有長毛,野生者色黑,畜養者色白,腿短。是青康藏高原地區主要的力畜。亦作「氂牛」。
❷馬尾。淮南子.說山:「執而不釋,馬氂截玉。」高誘.注:「氂,馬尾也。」
❸長毛。列子.湯問:「昌以氂懸蝨於牖,南面而望之,旬日之閒浸大也,三年之後如車輪焉。」後漢書.卷十七.岑彭傳:「狗吠不驚,足下生氂。」
❹硬而捲曲的毛。同「斄」。漢書.卷九十九.王莽傳中:「好厚履高冠,以氂裝衣。」顏師古.注:「毛之強曲者曰氂。」

⇒「犛」之異體

㈡(又音)ㄇㄠˊ
㈠之又音。

⇒「犛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