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󰰴󰰬󰰫󰰪󰰭𠴃󰰶󰰱󰰳󰰲󰰮󰹺󹤾󰰷󰰩󰰯󰰰󰰵

說 明

正  字 A00593 口-07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哀聲也。从吅,獄省聲。凡哭之屬皆从哭。(苦屋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哀聲也。从吅,从獄省聲。凡哭之屬皆从哭(苦屋切)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哀聲也。从吅,獄省聲。楷書寫法:「吅」下作「犬」:「大」之右上作一點,點不觸橫筆,寫法參「犬」字。此字下或作「大」,本典收為異體字。本典收「吅」為「喧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ㄎㄨ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因傷心或激動而悲泣出聲。如:「嚎啕大哭」、「痛哭失聲」。《說文解字.哭部》:「哭,哀聲也。」《論語.先進》:「顏淵死,子哭之慟。」唐.杜甫〈佳人〉詩:「但見新人笑,那聞舊人哭。」

2. 弔唁、慰問。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桀辜諫者,湯使人哭之。」漢.高誘.注:「哭,猶弔也。」

3. 悲歌。《淮南子.覽冥》:「昔雍門子以哭見於孟嘗君,已而陳辭通意,撫心發聲。」漢.高誘.注:「哭,猶歌也;見,猶感也。」

4. 傷心訴說。明.賈仲名《對玉梳》第二折:「我與你覓下的金、尋下的銀、買下的錦、趲下的羅,珠和翠整箱兒盛垛。娘呵!你那哭窮,恰似翻河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