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1830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cháo ㈡zhāo ㈢jiǎo |
釋 義 | ㈠ 1. 水澤中守望的草樓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樔,澤中守艸樓。」 2. 禽鳥的窩巢。亦指人類未有屋舍前於樹上的居處。同「巢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非韓》:「堯不誅許由,唐民不皆樔處。」《文選.班昭.東征賦》:「諒不登樔而椓蠡兮,得不陳力而相追。」唐.李善.注:「登樔椓蠡,謂上古未有君臣,又無宮室,不知火化之時也。言信不能同於上古登樔而椓蠡,得不陳力就列而相追乎?」晉.左思〈魏都賦〉:「距遠關以闚,時高樔而陛制。」 ㈡ㄓㄠ 用以捕魚的小網。同「罺」。《類篇.木部》:「樔,撩罟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南有嘉魚》:「烝然汕汕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汕汕,樔也。」漢.鄭玄.箋:「樔者,今之撩罟也。」唐.陸德明.釋文:「字或作『罺』,同。」 ㈢ 斷絕、滅絕。通「剿」。《字彙.木部》:「樔,與剿同。」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上.孝武李夫人》:「美連娟以脩嫮兮,命樔絕而不長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樔,截也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