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0577 口-06-09
說文釋形 「哈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右半作「合」︰「人」頭下之短橫,左右不接邊筆,寫法參「合」字。
注  音 ㄏㄚㄏㄚˇㄎㄚ
漢語拼音 ㈠hā ㈡hǎ ㈢kā
釋  義

㈠ㄏㄚ

1. 張口舒氣。《紅樓夢》第五一回:「麝月翻身打個哈氣,笑道:『他叫襲人,與我什麼相干!』」《浮生六記.卷二.閒情記趣》:「捉鴨開口哈之,婢嫗偶釋手,鴨顛其頸作吞噬狀,驚而大哭。」

2. 「哈哈」:笑聲。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「西門慶道:『乾娘,相陪我吃個茶。』王婆哈哈笑道:『我又不是你影射的!』」《西遊記》第五回:「四個健將,領眾叩迎那大聖,哽哽咽咽大哭三聲,又唏唏哈哈大笑三聲。」

3. 傴僂、彎。如:「哈腰」。

4. 嘆詞,表得意。如:「哈!這下你慘了。」

5. 姓。如明代有哈銘。

ㄏㄚˇ

「哈巴」:行走時兩膝向外彎曲。如:「他走路時那雙哈巴腿兒可真不雅觀!」

㈢ㄎㄚ

「哈喇」:

⑴ 毛織物,產於俄國,為呢絨中最上品者。《老殘遊記》第四回:「穿了一雙抓地虎靴子、紫呢夾袍、天青哈喇馬褂。」

⑵ 中國少數民族佤族之別稱。佤族舊稱為「哈喇」、「佧喇」、「佧佤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