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1748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fén |
釋 義 | 1. 上下兩層重複之屋梁。《說文解字.林部》:「棼,複屋棟也。」漢.張衡〈西京賦〉:「亙雄虹之長梁,結棼橑以相接。」《三國志.卷四九.吳書.劉繇太史慈士燮傳.太史慈》:「賊於屯裡緣樓上行詈,以手持樓棼,慈引弓射之,矢貫手著棼,圍外萬人莫不稱善。」 2. 麻布。《周禮.春官.巾車》:「素車棼蔽,犬幦素飾,小服皆素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棼,讀為薠,薠麻以為蔽。」 3. 紛亂。《書經.呂刑》:「民興胥漸,泯泯棼棼。」《左傳.隱公四年》:「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。以亂,猶治絲而棼之也。」 |